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舊款 QHY-5 系列重寫韌體為 Orion StarShoot Autoguider

幹嘛要做這種事? 原因很簡單,恁爸原來的上山用電腦掛掉了,換了一台蘋果 MacBook Air,然後發現在 Mac OsX 底下的 PHD 2.x 沒有 QHY-5 的驅動程式,不能用!

但是 Orion StarShoot Autoguider 可以用! 於是就興起了改寫韌體把自己的 QHY-5 寫成 SSAG 好能夠在 OsX 底下跑 PHD 導星的念頭。



在網路上做了點功課,很大膽的拿自己的QHY-5試做了一下,搞定!
不過就和原來 QHY-5 的 ASCOM 驅動需要先用 QGVideo 先「啟動」一下一樣,導星 CCD 還是必須先在 Windows 模擬器底下先啟動之後再轉入 OsX 底下跑 PHD 才能連上相幾,因此改過韌體之後 MacBook 上還是得裝一套如 Parallels Desktop 之類的模擬器安裝一套 Windows,有點脫褲子放屁的味道,值不值得就見仁見智了!

好了,首先得先說點歷史和依據,QHY CCD 在 QHY-5 一代出廠時並沒有在硬體線路上鎖住 QHY-5 的韌體寫入功能,而 QHY-5 導星 CCD 驅動程式開發得不是很完善,因此有不少使用者自行修改韌體好改用其他廠比較穩定的驅動程式(最常見的大概就是QGuider 了),說修改韌體是嚴重了些,實際上並非把整個 CCD 的韌體重新寫過,而是修改 CCD USB 介面的 VID 和 PID 號碼到相對應的機型上而已。 事實上,因為 QHY-5 的韌體寫入沒有鎖住,當硬體線路不穩定的時候(例如某些電腦的 USB 介面的電力供應過低)就有可能發生 CCD 的 PID/VID 號碼自己發生改變,於是 CCD 壞掉無法使用的現象, QHY CCD 原廠為了這類損壞還曾經發佈原廠的韌體修改程式給使用者自行修復 CCD 過。

原廠的軟體功能強大但是用起來風險頗高(改了不該改的 CCD 就回不來了),因此我不敢用,再加上當初恁爸買 QHY-5 的時候原廠的驅動程式已經開發得頗為完善,因此也沒有必要去改。不過就在今年暑假,恁爸忠實的 X32 終於還是壞掉了,換了電腦以後發現雖然 PHD 2.0 已經有 for OsX 的版本,但是有支援的 CCD 少得可憐,並不包括 QHY-5 ,倒是有 QGuider 以及 SSAG 。。。


所以就必須要改韌體了,找了半天,還是一樣不敢用原廠強大但是實在很複雜不好上手的韌體修改方式,然後就在快要絕望,想說那就模擬器跑 Windows 吧的時候,讓我找到了在 CloudyNights 上的這串討論串

根據該討論串樓主的描述,他原本的 SSAG 韌體壞了,但是他自行嘗試救了回來,而且方法還挺簡單的,我想,都是修改 PID/VID ,壞了的可以寫回應該也就可以把原本是其他(例如 QHY-5)的寫過去吧?
依樣畫葫蘆之後,成功了! 恁爸把手上的 QHY-5 變身成了 Orion StarShoot Autoguider 啦!

所以就來分享一下,是如何做的吧!

要注意:一旦修改韌體成為 StarShoot Autoguider 之後就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改回 QHY-5,因此要這樣子做之前請慎重考慮清楚!
另外,本文僅為作者經驗之分享,韌體修改有許多不可預期的風險,讀者閱讀之後如果決定也要自行修改,必須了解有可能無法成功 CCD 壞掉再也無法使用,本文作者對於讀者自行修改的結果不負任何責任!

首先,連上 Orion 官方網站的 StarShoot Autoguider 驅動程式下載頁面下載驅動程式並且安裝起來!

接著,叫出硬體管理員:





這邊示範的是 QHY-5T (因為我的 QHY-5 已經變身成 SSAG,回不來了),在我的電腦上按右鍵選擇「內容」,然後選擇「硬體」標簽頁,叫出「裝置管理員」。



點開 Astroimaging Equipment,在底下的 QHY-5(這邊示範的是 QHY-5T,不過基本上都是一樣的),上按右鍵點選內容,然後點選「詳細資料」頁面,彈出功能表上的「裝置例項識別碼」裡面就可以看到 VID/PID 號碼了(都是一組四個數字),也可以點選彈出功能表選擇「硬體識別碼」,顯示會更清楚!

接著開檔案總管,到 C:\Program Files\Orion\SSAG_Drivers\driver 底下,找到 ssag.inf 這個設定檔案:



將該設定檔案複製一份備份(例如改個名稱為 ssag_.inf),然後用文字編輯程式打開原來的 ssag.inf 檔案進行編輯:


找到其中這兩個段落:

[ORION.NTx86]
"Orion StarShoot Autoguider Driver (Base)"=BASE_Install,USB\VID_1856&PID_0011
"Orion StarShoot Autoguider Driver (IO)"=USB_Install,USB\VID_1856&PID_0012

[ORION.NTamd64]
"Orion StarShoot Autoguider Driver (Base)"=BASE_Install,USB\VID_1856&PID_0011
"Orion StarShoot Autoguider Driver (IO)"=USB_Install,USB\VID_1856&PID_0012

;//////////////////////////////////////////////////////////

將其中 USB\VID_1856&PID_0011 的 VID/PID 編號改為 QHY-5 的 VID/PID 編號,如下:


SSAG 的驅動程式分為兩個部分,硬體連接和軟體 IO 採用了不同的 VID/PID,至於 QHY-5 系列原廠則採取相同的編號。


修改完成,存檔後就可以將原來 QHY-5 的原廠驅動程式移除或是更新,選擇「從清單或特定位置安裝」。


接著點選「搜尋時包括這個位置」、「瀏覽」,點選 C:\Program files\Orion\SSAG_Driver\driver 目錄安裝。


接著點選「下一步」安裝,選擇「Orion StarShoot Autoguider Driver (Base)」。


Orion 的驅動程式並沒有取得微軟認證,所以會跳出警告視窗,繼續安裝是唯一選擇,不然就只有放棄不用了。


然後就結束了! 第一次安裝緊接著就會跳出「Orion StarShoot Autoguider Driver (IO)」的驅動程式自動安裝,點選安裝完成即可。



韌體刷新的動作到這裡就結束了,但驅動程式還沒! 接著還要打開檔案總管,進入 C:\Program Files\Orion\SSAG_Driver\driver 底下,將我們修改過的 ssag.inf 刪除掉,並且將原先備份的 ssag_.inf 檔案改回原來的名稱,如此便完成了!





很討厭的是原先 QHY-5 系列存在的問題:跑 ASCOM 驅動程式無法正確啟動相機仍然存在,因此在 Mac OsX 底下直接插上相機 PHD 還是無法連到 CCD,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OsX 底下還是需要裝一套模擬器跑 Windows ,CCD 插上電腦時先用 Windows「啟動」一下,接著關閉 Windows,再回到 Mac OsX 底下,PHD 就可以正確找到 CCD,連上工作了。

搞屁啊! 弄了半天還是要裝模擬器,那乾脆就在模擬器底下跑 Windows 工作就好了嘛!

這樣講當然是沒錯! 不過,用 Mac 其實還是有好處的,至少 OsX 的電源管理就比 Windows 要好上一大截,而在野外工作的時候,電腦往往是耗電量第一第二名的,因此我個人是覺得,能夠儘量待在 OsX 底下就盡可能都在 OsX 底下工作,以目前的軟體狀況來看,自動導入用 SkySafari,導星用 PHD2,相機控制用 Nubulosity,就可以把野外拍照時的工作都維持在 OsX 底下,儘量減少電腦的耗電量,減輕電源系統的負擔。。。

當然,恁爸不爽用 Windows 絕對是最重要的原因,這是品味的問題,就和技術無關了! 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